时间:2022-08-22 00:27:25 | 浏览:13571
这两年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行一句话“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原本被工作和生活压迫得脆弱不堪的人们,变得愈发焦虑。于是,写作开源、英语开源、做公众号开源……争取做个全能的“斜杠青年”,似乎每天让自己忙成“陀螺”也是一件骄傲的事,好过下班后追剧、打游戏、看小说。
如果你也认可“开源”的必要性,那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开源花去的时间需要赚回多少钱才算“值回票价”?以下,Enjoy:
开源,除了积累经验,不就是为赚钱嘛!值不值,当然看工资高不高了!每月赚3000元和每月赚5000元相比,肯定是5000元的更值!
这似乎是很理所当然的事。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做一个月赚3000元,做两个月赚6000元,这没错吧?做得时间长工资就多,做得时间短工资就少,这本质上是用“加法”在赚钱,赚得越多就越辛苦。但其实,你还可以用“乘法”和“指数”来赚钱,这样赚到的钱才会越来越多且让你更加轻松。
按照时间价值来区分,赚钱有三种方法,见图4-1。
1)加法:卖出一份时间。
2)乘法:将每一份时间卖出更多次。
3)指数:将自己每一份时间按比率卖出,这时,收入是没有“天花板”的。
在考虑如何赚更多的钱这件事情时,一定要把“时间”这个维度考虑进去。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如何利用它,决定了他们的时间价值。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来分析这三种赚钱方法。
01
加法赚钱法:
时间价值计算
所谓加法赚钱法,即零售你的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大多数人常用的开源方式,也是很多打工族的赚钱方式。
加法赚钱法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月薪型,一般出现在正规公司或者制造厂里,次月发放一整个月的工资,工资金额视工作难度和对公司的贡献度而定。
另一种是时薪型,最常见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兼职,平均时薪在13~15元不等;偶尔也有像超市收银、周末兼职等按日来计算薪水的工作,一般在80~100元不等。
那么,如何判断加法的工作是不是“值”呢?
例如,有一个大学生马上要放暑假了,现在有三份工作摆在她面前:
一份是超市收银员的工作,按小时计薪,时薪是17元;
一份是漫展服务人员的工作,按日计薪,日薪是120元,每日工作8小时;
还有一份是某公司的打杂实习生,按月计薪,月薪3000元,但每日工作8~10小时不定,周末时不时要加班4~5小时。
如果不考虑工作内容,只看收入,哪份工作的工资最高呢?粗略一看,感觉好像是超市收银员工资少得可怜;漫展服务人员一天就有120元,还算可以;打杂的实习生,虽然一个月能领3000元,但是那么多加班,不知道值不值。
不用纠结,我们直接用时间价值计算公式,统一计算时薪,就能一目了然。
这个公式为:
I = P×Q
式中 I—收入,单位是元(假设以人民币结算);
P—价格(时薪),单位为元/小时;
Q—数量(小时数),单位为小时。
要想提高收入I,要么提高时薪P,要么提高数量Q。下面我们用这个公式来计算这三种工作的时薪。
第一种情况,超市收银员,时薪17元,即P为17元/小时。
第二种情况,漫展服务人员日薪120元,工作8小时,即P = I/Q = 120/8 = 15元/小时。
第三种情况,打杂实习生月薪3000元,每月22个工作日,平均每天9小时,共198小时,周末算4个小时,共16小时,加在一起每月工作202个小时;P = I/Q = 3000/202 = 14.85元/小时。
算下来,如果只以“钱”来衡量一份工作的价值,不管是顶着大太阳去当漫展的服务员,还是在光鲜亮丽的写字楼里端茶倒水,都没有一个超市收银员的工资来得高。当然,如果你对漫画二次元感兴趣,想近距离接触喜欢的人物,或者是想在办公室接触不同的人,积累相关职场经验,那么除了钱之外,兼职还能带来额外的价值,但这不在我们的计算范围之内。
虽然我们可以用时间价值计算法统一计算时薪,但无论是领时薪、月薪还是年薪,其工作本质都是在零售自己的时间,也就是做“加法”。用加法赚钱,很多人视为理所当然。
但你要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至少人不可能每天工作24小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系统学家戴维·丁格斯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反应会越来越迟钝,大脑某些部位的活动也慢慢减少。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2小时,时间越长,注意力下降得越快。而用加法赚来的薪水本身也有“天花板”,一旦停止工作,就会失去收入。
很多人在职场工作十几年后才发现这一问题:如果薪水达到了一定高度,就很难再往上上一个台阶,一旦停下工作,就将一无所有。这是加法赚钱法的最大缺陷。
02
乘法赚钱法:
时间价值乘以倍数
讲完加法,我们再来看看乘法赚钱法。乘法赚钱法就是把单份时间卖出很多份,通过一次劳动领许多份工资。
例如,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捧红了一众大号,其赖以生存的根源是内容。通常公众号的变现方式是:优质内容吸引读者—拥有流量—接广告—流量变现。通常头部大号的一篇文章,其广告费可达到几十万元;一篇阅读数量为10万+的普通公众号文章,广告收费也在30万元以上;一篇阅读数只有1000左右的公众号文章,广告收费则只有几百元。
不同的公众号,广告费差距高达数百倍。但是对于经营公众号的人来说,他们写一篇文章,只花“一份”时间,文章推送出去,这一份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当然,推送之后的阅读数量也千差万别:大V则相当于给自己的时间加上了杠杆,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意味着将自己的写作时间卖出更多次。
这里我们也可以用公式I=PxQ来计算。只不过,这次P代表的是单位价值,Q是时间卖出的份数。互联网时代的很多兼职开源法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例如,我曾在很多平台开设理财课程,假设每一份课程单价99元,我只需要完成一次课程制作—课程内容设计、PPT制作、录音,就完成了工作,之后的渠道和广告宣传,让Q不断提高。如果课程卖出1000份,总收入就是99000元;如果课程卖出10000份,那总收入就是99万元。
这种赚钱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即赚钱的效率大大提高,不用一直处在工作状态就能有被动收入。但其要求也显而易见,即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和技能,否则买单的人就很有限。
想通过这种方式赚钱开源,你不妨先梳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详见第3章),然后发布在平台上做一些尝试。
例如,我们公司负责设计的同事,经常在创客贴、WPS等平台上制作相关的模板,然后给出一定的价格,只要有人下载就有收入进账。一般单份模板的购买价格为3.99~12元,这样每年会有额外的小几千元的收入。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收入不需要她坐班,不需要她付出额外的精力。这样赚钱,比朝九晚五打卡上班要轻松很多。
可问题是,如果没有技能或者资源可以变现,怎么办?我想,大多数朋友的终极目标或许和我当初相似,即不被金钱所累。那让钱为我们工作又如何做到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第三种赚钱方式—指数赚钱法,将我们的每一份时间按比率卖出。
03
指数赚钱法:
时间价值的指数倍
什么叫指数赚钱法?我们在数学课上学过,指数是幂运算an(a≠0)中的一个参数,a为底数,n为指数,幂运算表示指数个底数相乘。
指数赚钱法的收入公式是:
I = Pq
即最终的收入等于q个P连乘。
这个公式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这就是投资理财常用的复利公式。当我们的投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假设投资的股票或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提高到10%左右,那么1万元本金,一年就能赚1000元。
这看上去似乎没有很多,但如果是100万元,一年就能赚10万元,已经超过大部分人的工资了。如果是1000万元,一年就赚100万元了,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属于高收入群体了。
在这种运算下,你的时间价值不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随着本金、收益率和投资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即I=P(1+x)q,最终达到财富的暴增。其中:
I = P(1+x)q
I—收入,单位是元;
P—本金,单位是元;
x—收益率;
q—幂次方。
当然,投资市场中年化10%、20%的收益率,需要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和技巧才能达到,否则很容易受损。
04
先做加法和乘法
再收获指数爆炸
到这里,你已经知晓了三种赚钱方法,你可能会说:我既没有资源和技能去“把时间卖出多份”,也没有第一桶金去用“指数赚钱法”赚钱,怎样才能让时间价值发挥得更大呢?这里,我们不妨学学股神巴菲特的赚钱路径,先用加法,再尝试乘法,最后收获指数爆炸。
股神巴菲特小时候也打过工,他9岁之前已经做过5份工作。例如,6岁时,他就开始挨家挨户地兜售口香糖,每包口香糖赚2美分;不久之后,他开始逐家逐户卖可口可乐,汽水比口香糖赚得多,每卖6瓶汽水,他能挣5美分;后来他发现卖报纸更赚钱,于是开始一家家售卖报纸,顺便卖口香糖;再之后,他发现理发店的弹珠台赚钱,于是他开始大批低价买入坏掉的弹珠台,稍微修理一下,并且雇用理发店小哥帮他打理,他不用再亲力亲为便可以赚钱。
巴菲特11岁的时候,买入人生第一只股票“Cities Services”。那一年,他靠着各种打工存下来的钱已经有120美元。1942年的120美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3万元人民币。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他这次只是小赚了一笔便退出了,但他却发现自己对投资发自内心的热爱。后来,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商学院,拜师于本杰明·格雷厄姆,学到了丰富的价值投资理论。26岁那年,巴菲特已经赚到了174000美元。
其后,他便在“指数”赚钱的世界里滚雪。到他39岁的时候,资产已经达到了2500万美元。他60岁之后,资产顺利从10亿美元滚到了百亿美元;20年后,巴菲特的资产达到了600多亿美元,成为首富。
首先,巴菲特前期主要做加法,用时间来换钱;其次,他学会了雇用别人,买别人的时间帮自己赚钱,即乘法赚钱法;后来,他不断强化自己的投资能力,尝试股票和基金,不到30岁便收获了指数赚钱法带来的财富回馈。
对于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或者还在上大学的小伙伴来说,要想实现时间价值最大化,可以先以“加法赚钱法”为主,不断投资自己,提高单位时间价值,积累更多的本金;同时尝试开拓“乘法赚钱法”,挖掘自身潜质和赚钱技能。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开始尝试“指数赚钱法”,学习基本的投资理财原理,哪怕开始只是存银行、买国债、存货币基金,也能在未来发挥威力,好过现在不知不觉地挥霍一空。
关于作者:水湄物语,长投学堂创始人,财商教育先锋,豆瓣理财大V。
本文经出版方授权“身边的经济学”原创首发,整理自机械工业出版社《理财就是理生活》。
小盘股成市场新宠ETF或对散户更友好“我是去年进入大盘的,因为有一些闲钱,就想着要把它‘滚’起来,但无奈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实在太低了,我就跟着一个还算资深的股民朋友学着投资。余益表示,其实引起市场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流动性充裕的二级市场,但有些波动对于投资者所持有的资产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并无影响,即便有些产生了影响,因其真实影响程度与价格波动有偏差,这往往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下周操作:在股市赚钱一定要练就这种本领,超前预判和反向思维股市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变化莫测,让人不知所措,而绝大多数投资者只看到已经发生的状态,并被眼前的走势所左右,但要在市场占得主动,并提高获利机会,超前预判市场后面可能出现的走势非常关键,超前意味着你会占得先机,不论是涨还是跌,你可以做到在别人后知后觉追涨的时候获利全身而退;
显性门槛与隐形门槛投资的显性门槛很低,看起来谁都可以做,无非开个账户打点钱,但隐形门槛其实是非常高的,投资涉及到方方面面,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投资者自身的短板越明显,投资就越容易栽跟头,比如你的财务分析能力很强,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找到业绩优秀的企业,但如果买入后忍受不了股票的下跌,就很有可能提前下车,与大涨失之交臂。
十个炒股九个亏,这是a股市场炒股的盈亏现状,意味着进来股市炒股的人,大部分都是亏钱的?当然不能以偏概全,有些人明知道炒股最终都是亏钱的,他们内心也知道炒股的人大部分都是亏损的,这些人内心非常清楚。其实他们内心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就用几千几万的资金炒股,哪怕亏完了就当作教学费了,最起码换来了各种成长。
股票投资里有三种投资模式是“大概率成功”模式:1长线投资理论上,行情的长期走势被当前的大多数经济学主流学术理论认定为“有一定的确定性”或“有规律”。实践中,近几十年来大量市场统计数据证明长线投资的成功概率要远高于短线交易。
炒股赚钱的道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天,我发现一位女同事在桌子上玩火柴。我们在股票投资中也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点。我们在股票投资中也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点。在股票投资中我越来越向简单轻松的方式转变,不断降低自己的投资难度表现为:交易频繁降低刚进入股市时恨不能天天追牛股,天天追涨杀跌,频繁交易。
我先讲个小故事:有一个老人中午睡觉时,总有一些小孩子在窗外吵闹影响他休息。小孩子们已无法在老人窗下愉快地玩耍了。前些天王府井和首商股份公告要吸收合并,于是股价在二周内不断上涨,8月12日证监会审核通过。
4321投资理论的意义“4321”是一种资金运用策略,即用40%的资金做波段、30%的资金做“T0”(注意引号,不要看漏了,因为有些人经常看漏)、20%的资金做强势股;如上图,这个是抽刀断水的思想的示意图。
炒股票的本质是玩概率,其实,股市是一场概率的游戏,不论是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还是资金管理、心态控制,都是在评估某一次出手的获胜概率,就像战场上将军对一场战争、一次战役的谋划和部署,没有百分百的事情,都是综合评估各方面对我对比,得出一套最有利于自己取胜的作战方案。
很多网友是做牛市的高手,我的一个朋友在近期蓝筹股行情中获得收益是50%多,但是他自己承认自己不是一个高手,因为他属于短线高手型的,在震荡势和熊市中往往又把牛市获得的胜利果实吐回去,白白给券商打工。经验是财富,只有历经至少一个大盘的牛熊循环周期后,心理素质才能够提高,才能够明白股票的风险,才能够跨进成熟投资者的行列。